碳排放是如何核算的?
碳排放的核算主要是通過收集歷史碳排放數據確定基準值,結合未來發展計劃,比如產量、投資等因素,再由此測算未來碳排放的潛力。
碳排放的核算主要是通過收集歷史碳排放數據確定基準值,結合未來發展計劃,比如產量、投資等因素,再由此測算未來碳排放的潛力。
碳排放核算途徑通常可分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大類。所謂自上而下,指的是國家或政府層面的宏觀測量。
那反過來,自下而上則是下級單位的自行測算后向上級單位披露與匯總統計,包括企業的自測與披露,地方對中央的匯報匯總及各國對國際社會提交反饋。
企業是如何進行碳核算的?
要做好企業碳排放核算,首先要了解企業層級溫室氣體排放的三種核算邊界,即范圍1、范圍2、范圍3三種類型。范圍1是直接排放,范圍2和3是間接排放。
范圍1排放指的是在企業實體控制范圍之內,直接控制或擁有的排放源所產生的直接排放,包括靜止燃燒、移動燃燒、化學或生產過程或無組織逸散等活動。
范圍2排放指的是企業自用的外購電力和熱力所產生的間接排放,也包括使用電力、蒸汽、熱水、制冷器等。
范圍3排放是指企業在范圍2以外的間接排放,包括企業供應鏈及企業上下游可能產生的所有排放,比如原材料的采掘、生產和運輸、產品的使用及回收等。